Index |CV/Biograph|Works|Qiuzhuang Project|Diary|Criticism|Event|Contact|Links

 

Login
Username:
Password: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2] >>
happy new year   | Date:2012-01-01 |   From:iamlimu.org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的两篇文章   | Date:2011-12-29 |   From:iamlimu.org
昨天读了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的两篇文章。
第一篇是《杜尚之后的马克思—或艺术家的两种身体》。
1,今天,我们用来定义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的规则改变了。19世纪时,油画和雕塑被视为艺术家身体的延伸,我们能在作品中唤起艺术家身体的存在。从杜尚运用现成品开始,情况发生剧变。他向艺术家打开一种全新的可能---他们不仅可以用异化的、半工业的方法生产艺术品,而且还可以赋予这些艺术品以工业产品的外貌。安迪·沃霍尔和唐纳德·贾德是典型德例子。艺术家身体和作品肌体之间的直接联系,被折断了。艺术品上不再有艺术家的体温和手迹。艺术家成了“想法”“观念”的持有者和主角,而非艰苦的体力劳动的践行者。

2,当代艺术提出一个很难的问题,与传统的马克思理论相对峙:如果说一件产品的原创价值反映了蕴藏于产品中的劳动的积累,那么一件现成品---在艺术家似乎并未在作品中投入附加工作的情况下---如何作为艺术品,而获得额外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后杜尚主义者的艺术超越劳动的观念,构成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反例。它超越了将价值看作手工劳动之结果的传统价值生产观念。这是“非物质”的创造性。艺术家决定提供何种物品作为艺术品,艺术机制决定是否接受这一物品作为艺术品,就这样,就生产出一种有价值的艺术商品,无需含有任何手工劳作。开辟这以领域的前提是对艺术机制的批判,因为艺术机制通过其选择性收纳和排斥的政治操作,总是抑制并挫败着创造性。

September 29,2011 Friday cloudy / fine   | Date:2011-10-29 |   From:iamlimu.org
果然,北京比上海要冷多了。傍晚出了美术馆,又冷又饿,路边找了个餐馆,点了一个回锅肉,一个油麦菜,一碗米饭,填饱肚子了事。
做艺术本来很简单,可是做着做着就会和名利相联系起来了。这时候会把人的虚荣心、贪婪给勾出来了,很多人慢慢的远离了艺术,就是这个原因吧!我希望我能一直走在最初选择的路上,做一个好艺术家,所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很多东西其实和艺术没有关系,但是那些东西干扰着人们观看艺术,或者干扰着艺术家做艺术。
我更加坚信观念上的试验对今天的艺术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的艺术家还是在围绕着视觉而创作,这样的方向上的探索并不是说没有作用,但是对于整个艺术系统来说,思想上的探索更为稀少和珍贵,也更加艰难。
艺术的限制到底在哪里?根源不在美术馆,不在艺术的商业化,不在政治的利用和左右,不在观众的趣味庸俗,而在于自身的观念的束缚和限制。


侦察员,你在爱的旷野   | Date:2011-10-29 |   From:iamlimu.org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October 24,2011 Monday raining   | Date:2011-10-24 |   From:iamlimu.org
那天走在路上,突然对“当下”有了很深的体验和认识。
生命是什么?我们活在哪里?常常,我们活在未来,我心里想着未来我会很成功,未来很富有,未来子孙满堂,而现在却饥寒交迫的痛苦着;有时,我们活在过去,就像我的岳母,每天为了岳父几个月前的死亡而哭泣。生命不在未来,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你还能活多久,甚至有没有未来。即使未来到来了,生命也已走到了尽头,无法回头;生命不在过去,过去就像昨天晚上的梦一样,会逐渐模糊、褪色。我唯一能把握住的,是现在,此时此刻,无论现在是寒冷、劳累、痛苦、还是饥饿,此时此刻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人的整个生命就是由这些此时此刻组成,就像洋葱:每一层就是一天,拨完的时候,洋葱就没有了。所以,不要想着未来,也要放下过去,把心安放在此刻,就是当下。感受阳光、食物、人群、街道、树木,亲人、友谊、陌生人,繁忙的工作、无聊的闲适、病痛的折磨,风、雨、雷电,还有自己的呼吸。这就是生命,好好享用。
那一刻,我的整个身心都开始通畅了,喜悦传遍了全身。我看看天,深吸一口空气,对自己说:活着真好。我放慢了脚步,继续走路。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2] >>

© iamlimu.org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