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CV/Biograph|Works|Qiuzhuang Project|Diary|Criticism|Event|Contact|Links

 

Login
Username:
Password: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52] >>
letter to Charles   | Date:2012-12-19 |   From:iamlimu.org
Dear Charles,

I am so excited that we can start the project we prepared it more than two years. The
 fund is shortfall but I can start it .
Last night,I came back to my home in Suzhou from Shanghai with a tired body.My 

My Dream | Before Daybreak, November 3,2012   | Date:2012-11-06 |   From:iamlimu.org
梦 | 2012年11月3日凌晨

走着走着,我的牙从嘴里掉出半颗,吐出来。继续走,又有半颗牙齿掉落下来。我想起我满嘴的假牙已经很久没有取下来清洗了。
我把一整块假牙从嘴里取出来,上面结满了垢,假牙被严重腐蚀,有很多蘑菇从牙缝里、污垢中长了出来。我用铲刀费力的把那些污垢和蘑菇铲下来,把假牙清理干净,重新放回嘴里。
我后悔了,因为我破坏了一件艺术作品。

《木·工》   | Date:2012-10-16 |   From:iamlimu.org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文/顾灵
《考工记》云: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

艺术之始,为工艺;博物之美,为工艺。自古工匠利其器,推其理,极思智手巧,治物以齐心。时光运转,变化不过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者。今组织四人,自成组织,自建工坊,学以识,玩以趣,声色俱闻以动。合为艺术,实作工艺,考今时之工以辩今时之思。

FUN ART 好玩的艺术   | Date:2012-09-23 |   From:iamlimu.org
《好玩的艺术》是“组织”(李牧、陶轶、徐喆和照骏园)酝酿了两年的一个图书出版计划,起因是我们感叹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向孩子介绍当代艺术的出版物几乎是一个空白。两年来,我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来做这套书,却始终不能完成这个计划,除了想法不能统一之外,更多是因为其工作量很大、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而很难集中在一起完成这个项目。
今年九月,“组织”应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邀请来到广州,把《好玩的艺术》作为“开放的工作室”项目展开工作。该项目包括完成这套出版物,同时通过四次工作坊,和当地社区的孩子完成一出现场表演。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1,书
在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有一些讨论,这些讨论围绕“我们到底在为谁设计这些书 ?”“我们是在做一个儿童教育项目吗?”“我们该选择那些艺术家?”等问题展开。讨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导致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的方向来展开工作。最后我们决定每个人做一本书,完成后将四本书装在一个盒子里作为一个整体来出版。这样,这套书既是一个丰富的整体,又保证了每一本的独立性。

You Are Artist!   | Date:2012-09-21 |   From:iamlimu.org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蓝色的双肩包的底部破了一个洞,傍晚我去北京西路买了一个新的哥伦比亚包来替代它。这个包是张芳考上中国美院附中的时候(应该是1995年)爸爸再南京给她买的。包很大,结实而且实用,张芳用了几年后觉得它不够时尚,就逐渐冷落了这个包。
2006年,我离开苏州去上海做艺术家,这个包就跟着我了。它不时的进入我的录像作品,还跟着我去过很多地方。前年它曾经在顶部破裂,我就找人修补好了。这一次,它的底面有些风化了,很难再修补。有人问我,你怎么老是背着这个包呢?我回答说这是我的爱人读附中时背的包,我对它有感情,所以一直背着它。如今它要退休了,我真的有些难过,不舍得扔掉。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52] >>

© iamlimu.org 2011